第55章 前路在何方(2 / 3)

他们,也不能凭空创造出超越当时基础工业太多的技术和产品。

或许各种前沿理论可以领先一代甚至两代。

但是要实实在在将产品制造出来,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工业体系和基础工业。

陆羽又想到蓝星上科技的发展历程,基本上也是符合这一规律的。

理论可以超前,但是产品却绝不可能领先基础工业太多。

而自己,面对整个蓝星的工业体系和基础工业,又能做些什么呢?

……

另一个文明的发展进程资料已经缺失,不能带给陆羽任何有价值的参考。

带给他的,只有茫茫多的科技资料。

想要从这些资料中找到科技发展的历程和轨迹,又是何其困难和渺茫的事?

陆羽现在就像是一个突然得到了很多结果的懵懂孩童,但是却需要他自己去推论验证这些结果。

一个黑科技产品,即使他知道原理和制造方法,也要从头开始去拼凑一个个零件。

而每一个零件,都是一个缩小的工业体系。

任何微小的误差,都有可能导致零件不合格,从而不能制造出完整的黑科技产品。

直白一点讲,每一个零件背后,都是一条或者多条工业链。

众多零件加起来,这背后的工业链又该是何等庞大?

所以并不是陆羽不想弄出吊炸天的黑科技产品。

而是面对庞大的工业链和工业体系,他一个平凡的普通人,能做真的非常有限。

他又不是蓝星的球长。

……

思考着这些问题,皱眉想着该从哪里着手,刺激和引导蓝星的技术发展和进步。

仔细回顾蓝星科技的发展历程,最后发现,要对蓝星现有的工业体系产生影响,还是要从基础工业入手。

基础工业是决定着科技最高水平的根本。

而基础工业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又受什么影响呢?

答案是基础材料和新材料。

基础材料不必多说,新材料则是具有优异性能的结构材料和有特殊性质的功能材料。

比如为人熟知的新陶瓷材料、金属玻璃、石墨烯等等。

基础材料的提升,可以提高旧有工业产业链的整体水平。

而新材料,则是新兴工业产业链的决定性因素。

……

想通了这些问题,陆羽才感到一阵轻松。

至少,接下来他有了清晰的目标,知道该从哪里开始解决问题。

陆羽决定回去就开始学习材料方面的知识,然后建立一个材料的研究机构,研究基础材料和新材料。

他当然没想过靠他一个人来研究。

一种材料的提高或者诞生,那都是要有很多工作要做的。

他一个人的精力无论如何也不够。

所以适当地找一些工具人,只要自己对他们加以引导,或者隐晦思路和方向,相信他们会得到让人惊叹的成果。

研究成果的名声都是他们的。

拿专利赚小钱钱的事,就让自己独自承受好了。

绝不嫌累。

至于说和小说里一样,他自己一个人去搞出那么多研究成果,陆羽表示

那得是有多想不开,才能干出来的事?

那不就是把几个大字,“我有问题,快来搞我”,贴在脑门上吗?

光贴上还不够,还要招摇过市,让人不注意他都不行,生怕没人来找他麻烦。

对此,陆羽十分不屑。

相比当一个活靶子,幕后黑手,难道不更爽么?

名声让出去,然后悄悄赚钱用来攀科技,它不香吗?

……

一边想着这些计划,陆羽一边陪两女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