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落后的冰山一角。
国内的材料制造业,与灯塔国相比,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高端材料制造。
在传统金属材料上,我们和普鲁士、霓虹国这两个传统材料强国间也有不小的差距。
但是好玩的是,国内科研人员近十年来,在a、af、ees、jacs等世界知名材料领域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文章数不胜数。
据统计,2015年,国内研究者每发表十篇高水平英文论文中,就有一篇来自材料科学领域。
从2006年开始,国内研究者发表的材料科学领域论文数量,就已经大大超过了灯塔国。
到如今,这一数字又增涨了近两倍。
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恐怕都让任何一个国家汗颜。
……
还有一个好玩的现象。
一方面国内的材料工业目前水平还比较差,正是需要大量有志青年和人才的时候。
另一方面,某乎等青年学生扎堆的网络论坛上,劝退“伪化生”的回答层出不穷。
材料学科就是劝退的重灾区。
其实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有迹可循,就是国内繁荣的材料研究背后,并没有支撑起相应体量的工业应用。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发表的材料论文和培养的人才越多,就业的形势就越严峻,待遇也就越差。
这和国内“重科研、轻应用”的学科发展思路,密切相关。
在多发论文、发好论文的思想下,国内科研人员更热衷于研究新奇材料。
这些成果,很可能几十年内都难以进行工业应用。
在国际学术期刊主编的影响下,国内材料科研人员热心于研究国外的学术热点。
而相反,研究传统的国内急需的材料问题,很难发表高质量的英文论文。
而且投入的科研经费甚至还要更多。
……
这差不多就是国内材料科学研究的现状。
不过虽然有不足,有落后,但是也有部分领先、部分并跑的材料。
这部分领先的,几乎都是新材料。
由于太过先进,一般都是没有曝光,或者对外禁运。
比如国内能量产的主动隐身材料“超材料”,据外媒称,将来或用于国内的隐身战斗机。
再比如因为禁运,让灯塔国辛辛苦苦花了十来年,才打破国内垄断的“非线性光学晶体”。
这种kbbt晶体,是量子通信产生量子纠缠的核心材料。
当灯塔国声称打破垄断的时候,国内又研发出了下一代新型深紫外nlo晶体材料。
……
落后的主要还是传统材料。
这些传统材料完全没有国产化,或者很少国产化,基本靠对进口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挣扎求存。
不那么落后的部分细分领域的钢铁、化工、陶瓷、高分子材料等,但又由于工艺落后,研发出来了也难以在性能上与之相比。
产能还行,就是性能不够。
而完全没有国产化的,比如化工原材料“己二腈”,这是合成尼龙双六的原材料。
尼龙双六用途广泛,是以塑代钢、铁、铜等金属的工程材料。
铸型尼龙广泛替代机械设备的耐磨部件,适用于传动结构件、家用电器零件、汽车制造零件、化工机械零件等等。
制造涡轮、齿轮、轴承、叶轮、曲柄、仪表板,驱动轴,阀门、叶片、丝杆、高压垫圈、螺丝、螺母、密封圈,梭子、套简,轴套连接器等这些。
但由于己二腈合成技术相当困难,目前仍被国外化工巨头索尔维垄断,涨价只需要发一封邮件即可。
国内的尼龙双六价格暴涨,根本原因还是己二腈被国外卡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