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不同,天花的传染性更强,我们要做的隔离需要更大的强度。”崔太医道。
“可瘟疫病人占用的房舍已经很多了,这天花病人的隔离,占用的房舍会更多,怕是…”英医担忧道。
“这个我们本相可以让人去征用百姓的房屋,让健康的百姓暂且住在一起。”百里青阳出言,倒是解决了这个后顾之忧。
一直未说话的胡大夫插话道“丞相天花的传染,可以通过身体接触,唾液接触来传播,即使无病的人,长时间近距离的接触,怕是也不妥。”
“胡大夫,我们的房屋是明显不够用的,不让他们挤一挤,难道让他们住外面吗!”崔太医一直看不上这个年纪轻轻的民间大夫,他走过的路,比他吃过的米都多!哼!
很明显,胡大夫也看崔太医很不爽,但没与他呛起来。他瞥了崔太医一眼,看着百里青阳。
百里青阳问道“那依胡大夫所见,该如何做呢?”
“回丞相,草民家乡有一种极为简单的房屋搭建,可以最大限度的省去搭建时间与物料,只要有地方,便能迅速搭建出许多独立的单间,可以让病人住进去,达到很好的隔离效果。”
百里青阳笑着应下,让胡大夫把图画出来,并让他做监工,负责隔离房的建造工作。
三位大夫又讨论了天花的治理药方,崔太医言“下官以为,天花患者普遍患有水痘之症,一旦控制了水痘的生长,那天花自然不成问题。下官在古籍中找到一张方子,可用前胡,甘草,生地,玄参,连翘,茯苓,木通,蝉蜕,麦门冬,川芎,陈皮,当归,生姜水煎服。这样足以治疗病人的黑水痘,进而治疗天花。”
胡大夫冷哼一声,道“崔太医,您也说了,这方子实在古籍中找到的,那必定是被用过了,它针对的是水痘,天花可有被治愈?或是很好的防御?很明显,并没有。”
“你!你你你…”崔太医的胡子气的都快要翘起来了,指着胡大夫“你”了个半天,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英医看着一老一小吵得不可开交,笑着说道“你们都是大夫,都是治病救人的,什么事能有一张正确的方子重要?”英医转而对百里青阳言“丞相,草民认为,天花之毒,中者有有轻有重。则这药方也要择而从之,天花之毒,深者,也许暂时无药可治,但轻者,我们还可以寻到合适的方子的。”
“那英医高见,何方可治?”百里青阳道。
“中药疗法,在前驱发热时,可用桑菊饮加减,在发疹初期,可用升麻葛根汤加减,形成脓疽时,可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桑菊饮?对了,《温病条辨》中有记载的,”胡大夫听到英医的话,才想到很久之前看过的古籍,心里嗔怪自己竟然忘记这么重要的内容。“哎,小辈还是才疏学浅,很多方面还得向英医学习啊。”
英医笑而不语,等了一时,才缓缓开口,“据《温病条辨》
记载,柔菊饮用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宣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那升麻葛根汤又何如?”崔太医问道。《温病条辨》是民间流传的医术,官方并未征用,而且已经绝版了,身为太医,他自然是不曾见过的。听着英医讲出《温病条辨》的方子,仔细思索,觉得此方子甚是奇妙,他由于身份的限制,对于一些民间方子无法研讨查看,但他心里还是很敬佩的。
英医接着讲出下面的两个方子,屋内三人听得很是认真。陆秋禾在一旁也听着,但她对中医药材的理解,仅限于一些急救的草药,那还是他们的必备课程。因为在野外执行任务时,受伤难免,西药虽方便,但并不能保证时时带着,在野外,中药材就格外重要了。她听着三个大夫在讨论药材,也只是偶尔听一听,但多数时间都在想这天花之毒。
她肯定听过。
三位大夫,加上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