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九 商讨(一)(2 / 2)

公子玉璃 蚩少青阳 2194 字 2020-09-18

个月死了四十万,户户有僵尸,家家垂白绫,枯骨无地埋,徒倚街边,日焚千人,夜鬼啼哭,同声悲无垠。

向安道:“国安高于道义,您今日若是不愿弃了冀州,一旦门户大开,流民迁徙,疫情就会失控。这个,想来几位都是没有异议的吧?”

作为皇帝,被人与几位大臣一道相提并论,谢韵也没有流露出什么明显的不快,甚至唯唯诺诺的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可对封城这一说却始终讳莫如深。

“太傅所言甚是。”开口的是御史大夫张裁,他原是向安一手提拔起来的,对于他有种别样的尊崇:“且不说开放城禁后疫情会不会传播开来,只这流言怕就会控制不住。都说三人成虎,便是时疫尚轻怕也经不住几人来说,况且从眼下传来的消息来看,这疫情还是相当严重的。当初冀州太守下令禁止人员出入想来也是出于这般考量。”

丞相俞迟心地仁厚,眼看着这两人一唱一和就要给小皇帝做了决定,不由心急:“难不成,要为了这所谓的断绝流言,就要填了几十万百姓的命去?这与先朝暴政有何不同?太傅,您也是从长明河过来的,当初填河是何惨状,难道您都忘了?况且,眼下可不是千人,而是万人!”

“自然不同。”向安沉了语调,目光锐利的望向俞迟:“为求独活杀千人和为救百人弃一人怎能相提并论?冀州每死一人,城外就有百人得救。换做是你,你会如何?”

舍小保大,弃车保帅几乎是一种近乎本能的选择,难得是下这个决定时,你要明白,自己会因此背负怎样的罪孽。

上万条人命啊,无论如何都不是能一笔带过的事情。

谢韵知道,眼下,这是止损最好的法子,可是,他下不了这个决定。

“太傅,难道就没有别的法子了吗?那些可都是寡人的子民,这般见死不救,实在有违道义?”

“道义?”向安几乎气笑:“这种时候,皇上您跟臣谈道义?”

谢韵低着头,不敢去看向安的眼睛,因为他清楚,自己的那点小心思,在向安面前根本藏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