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请君入瓮(1 / 2)

几日后。

李迩安在院中堆造沙盘,一小兵跑来,“李公子,韩大人、尹大人来了,和狄将军都在议事厅,大人让公子也过去。”

迩安将手中的小旗似随手一插,转头道“麻烦你,找两个人,帮我把这沙盘一起搬过去。”

小兵应下后,迩安便向议事厅走去。

李迩安到议事厅后,范仲淹对韩琦介绍,说她是应天府书院的学子,对西夏之事颇有研究了解,所以叫过来听听她的意见。

李迩安规规矩矩的行了礼。坐在了范仲淹给她留的位置上。

此时两个小兵也抬了她的沙盘上来。

沙盘一上,狄青便立刻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瞪大了眼围着沙盘啧啧称奇,指着其中几处道“这些小川小谷都造的这么细致,你去过西夏?!”

韩琦听了,也起身去看沙盘。

李迩安道“未曾。”

狄青道“不可能,没去过,你是怎么知道这两座山后,有一小山谷?”

“看书。”

“书里还有讲这个?”

李迩安点了点头,指着沙盘上的那几处,道“历朝历代各州府郡县都有自己的《山川图志》,此地如今虽算作西夏,但自秦以来这一片地方是陇西郡辖内,所以想要知道大致地形如何,看书便能知其一二了。”

狄青道“难怪范大人叫我读书,原来还有这样的用途。”

韩琦道“仅以山川图志中的描写制作出这沙盘,怕不只是读书就行吧?”

李迩安道“嗯,要多读书。”

韩琦有些无语,觉得这年轻人有些显摆。

范仲淹道“惟安,此次叫你来,是想问问,对于西夏,你觉得是拒保力守好,还是该迎头痛击?”

在大宋女子闺名不能随意在外男面前提起,李迩安本身没有这些忌讳,所以跟范仲淹提起时,说的是真名。但范仲淹明显是顾及她,所以不论是之前在别人面前提起,还是此时,都别称她为惟安。

迩安看了看韩琦,又看向范仲淹,眼中带着几分笑意,道“大人一向坚持拒保力守,想来希望能对元昊实行迎头痛击,必是韩大人的意思了。

学生浅见,元昊此人野心勃勃,桀骜不驯,自他上位后,便主动挑起事端,叛宋自立,非可教化之人。若对其姑息,边境便永无宁日。

学生认为‘千日防贼,不如日前杀贼’。”

韩琦面带笑意,显然也是如迩安一般看法。

范仲淹蹙眉道“你之前不是还说,只要增建堡寨、整治纪律、屯田安民、依寨拒之,让元昊一次次无功而返,早晚能迫使他和谈吗?

如今怎么又是这种说法?”

李迩安道“学生之前确实这样说过,即便是现在也一样觉得这是一条极好的拒敌之策。

但这仅是拒敌。历朝历代,游牧民族无不以侵扰中原为目的。不论多好的拒敌之策,都会有被破的一日。

先生顾及民生,不愿征战。

但学生认为,忘战必危。

对于主动生事,挑起战端的人,不应当讲仁义。只有将其打服了,他才不敢再犯。”

范仲淹摇头道“惟安到底是太年轻了,你说打服他?你别忘了元昊大军也非孱弱之辈,若要打服他们,我大宋又要付出何等代价,损失多少兵士?

何况就算以倾国之力,不计代价,我们能挺进大夏境内,灭了元昊,枭首示众,洗血前耻。然后呢?

安排我朝的官员去接手党项诸州,派禁军驻守吗?”

韩琦愣了愣,有些无力道“这即便我们能答应仗,亦无军力长期驻守,百姓亦不习惯半耕半牧,并不愿意从内地迁至党项境内”

迩安却低着头沉思片刻后,道“有何不可?”

见众人看向她,迩安道“大人所说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