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再访(1 / 2)

我和阿泉不算太笨,也都像其他苦命孩子一样很是勤劳。

安稳的生活让我们非常珍惜和感激现在所有的一切。于是每天我们除了做完应该做的活计,还额外的帮着多干。

一来二去,裁缝大老张对阿泉赞不绝口。虽然他还没到正式学裁缝的年纪,但大老张已经开始教上各种剪裁的技术了。我看着阿泉脖子上挂着皮尺,手里拿着白灰块和剪子的形象,总是笑话他是小老张。

我在杨记商铺里虽然学不到动手那么强的技术,但是杨掌柜可是一位见多识广的人。听说早年在京城里当过职,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告老还乡在这里开了这么一个商铺。

他知道好多别人从来都没听过的事儿。由于见多识广,人也和蔼公正,所以这镇子里好多大事情大家都请他主持。

杨掌柜更是对老物件儿特别有研究。不光是我,镇子里其他人也是这样说。一来二去的就声名远扬了。好多人从十里八乡来这请他帮着鉴定古董的真假。说是商铺卖货,但帮人掌眼竟慢慢的变成了主业之一。

上门的人是越来越多,老杨掌柜也是越来越忙。由于大多时候在柜台后面的屋子里给人掌眼看物,所以这前面的事儿很多就交给了我。收货,卖货,记账这些个活儿我都帮着忙活。外加和其他的几个小伙计搬货送货。

一段时间过后,我的表现很是让杨掌柜满意,尤其是我的记忆力。他鉴定过的古董,我总是能记得住来历和名称。见得多了,也就懂了不少。

所以凡有人送过来东西,我都会先按照经验把大概的描述给记在本子上登记。杨掌柜也总是习惯的问我“小义,咱下一个看什么?”

“掌柜的,这是个青瓷镂孔的熏香炉。”

“哦,你看是什么时候的?”

“嗯。。不好说,这个东西虽是青瓷但是多少带着褐斑,和您以前看过的香炉和瓷盒儿都不大一样。”

“哦?那你说说看。”杨展柜笑眯眯的抬起头问我。

“那我说不好您可别笑话我。”

“说吧,孩子。”

“我觉得这应该是晋,但是说不好是西晋还是东晋。以前您看过西晋的盘口壶,鸡头,羊头壶,香薰基本都是青瓷的。好多还都带着龙纹,狐首这些个贴花纹儿 。”

“看器型的确是这个时候的,但就是怪在颜色,这上面有褐斑而且看起来像是故意点缀而不是烧坏的。记得掌柜的您以前好像提起过,这应该是用含铁较多的褐釉点在上面的,而不是经过烧两次的低温度釉上的彩。”

“嗯。。所以我印象中前西晋的东西可没有这样的,要不就是晚西晋的?或者早东晋的?”

“哈哈,小义啊。你这孩子的确是块好材料。” 杨掌柜笑着打断了我 。

“我看哪,你的确是应该吃这碗饭的。可惜你志云哥对这些不感兴趣,整天就喜欢舞枪弄棒。唉,现在也不知道走镖走到哪里了。”

志云哥是掌柜唯一的孩子比我大十岁,天生喜武一刻也闲不下来。前两年加入了镖局仗着一身的好武艺,很快就升到了副镖头。同样是副镖头的还有村里首富周员外的公子周会龙。

他和志云哥一同学艺,一起练功,一起加入了临镇三十里东阳城的镖局。会龙公子我也见过好多次,人没有什么架子总是笑眯眯的和他爹的性格截然相反。 镇里的人都是喜欢他大过他爹。小孩子们都很亲近的叫他会龙哥。

杨掌柜用手揉了揉眼睛,若有所思的看着窗外。过了一会儿对我说”小义啊,以后前面活儿干完了就到我这里帮帮忙。”

“知道了掌柜的” 我心里一暖,明白这是老掌柜想让我多见识见识,学学他这门本领。

阿泉整天忙他的裁缝活儿,我这前前后后的在铺子里也是不得清闲。一晃儿好几个礼拜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