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人性使然】(3 / 4)

,自己不能在大伯这些人面前谈晚婚晚育那一套。

首先隔代人思想观念不同。

也许你说的是对的,可他们并不理解。

反过来会觉得你这娃太拧。

其次,人得识好,大伯这些人让他早点结婚,说到底安的也是好心,是为了他陈洋。

“洋子,你这摇身一变成大老板了,开过年能不能给大哥我也指条明路”

众人闲聊之余。

陈洋被他们这一代人里的老大,也就是大伯家大儿子陈海拉到了一旁。

陈海今年27岁,结婚七八年天气,两个孩子的父亲,继承大伯衣钵,如今也是附近乡村很知名的砖匠。

一年四季种地务农之余。

会揽点零工,给人盖个房、羊圈之类的,多少能挣点钱补贴家用。

从农村人视角来看,陈海光景还算不错。

只是这两年过来,两个娃娃上学越来越费钱,他的压力大了不少。

这也是很多平头老百姓都会遇到的困境。

“大哥,你这是不打算继续侍弄庄稼了?”

陈洋似笑非笑的看着陈海,他从陈海的身上看到了冯世贵的影子。

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哥所背负的东西比冯世贵还要更多,最起码冯世贵还没有结婚。

“唉,地越种越不划算,搞得人没心气了”

陈海叹了一口气。

他们这个地方全部都是旱地,典型的靠天吃饭。

以前那些年,不种地没办法,人会饿死活不了的。

可现在不同了,即便是普通老百姓,出路也有很多,在化肥、种子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还不如不种地。

他今年种地前后花了5000多,留足自用的,最后一共卖了1万8千多块钱。

乍一看,似乎还不错。

可这是他们两口子耗费了一年时间才换来的。

仔细想想。

有那个劳动力和时间,随便出去做点啥不行。

何苦这样呢。

他也算过一笔账。

即便是发挥自己砖匠的专业技能,到城里工地给人盖房子。

那一年下来的收入也不见得比继续待在家里种地少。

“你是砖匠,真要出去谋出路,也不错,我觉得过完年可以出去试试”

陈洋稍微思索了一下,海市现如今正如火如荼的发展着,各行各业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态势。

尤其是建筑行业。

几乎每天都有高楼耸立。

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入工地,挥洒汗水,争取更多收入。

不说其他人了。

就是他陈洋。

刚从荣悦修理厂辞职那会儿,也想过进工地搬砖呢。

像大哥陈海这样的砖匠,在建筑工地大小也算个技术工种,工资不低的。

一天没两百块钱也一百大几。

比搬砖小工强上不少。

“吃苦受累我倒不怕,反正也是被风吹日晒的命,我主要是怕工资不好要,被包工头给耍了,你现在混得不错,能不能给我介绍个靠谱的工地”

老实人说着敦厚的话。

陈海这句话其实也说出了诸多进城去打工人心中的苦闷。

他们不怕吃苦,也能吃苦。

单论干活,两个城里人也干不过他们一个。

可要是玩心眼,三个农村人加到一块儿也不好使。

被卖了还指不定给人数钱呢。

那种辛辛苦苦干一年,最后一毛钱工钱都拿不到的农名工比比皆是。

他也是光听就听怕了。

陈海给陈洋递过来一根烟。

他的意思也不是说农村人尽都是傻蛋,不会耍心眼玩套路。

事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