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七章 生意(2 / 3)

“什么事?”

“我路上再和您说。您去请假,我找柱子、小北都说一下。”

回了四合院,见到秦京茹时,杜守义不由得长长吐了口气。

这妞的运气实在太好了,好到没边了!连他都有些嫉妒了...

当时,和老杜接下来的谈话就像做生意一样。

文物商店得先付‘定金’。这定金就是把京茹工作先安排了。然后杜守义交货。

明年五六月,文物商店再‘付’另一半,把丁启慧工作也给解决了。

对京茹倒是没什么要求,哪怕干保洁都行。不过丁启慧要进荣宝斋,最好跟着那位‘女将’林姐学点本事。杜守义对林姐的印象非常不错。

老杜似乎级别不低,权限不小。几句话后他连向外请示都没做,当场就拍了板。京茹的京郊户口上调也没有阻碍,人家根本不在乎这个。

秦京茹看到杜守义和秦淮茹两个人忽然回家,还直扑向她时,小丫头不由感到紧张了。

“姐,杜大哥...你们?”

秦淮茹笑了:“快,京茹,跟我们回家,有大好事。”

“什么好事?”

杜守义一瞪眼,“给你说了个婆家。对方是个傻子,不过彩礼给得高。”...

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文物部门这次特事特办。

先把京茹的入职手续办了,回头再补政审、调户口等等一系列手续。

九月十七日,周四,上午。

杜守义带着京茹去文物局办手续,秦三叔和秦淮茹在门外等着。

“淮茹,你说人家会不会不要京茹了?”

秦淮茹有杜守义撑腰,底气十足道:“干嘛不要?他们敢不要,杜守义不会让他们好过...”

说完她自己感到这话有点大了,不过,当时她确实是这么想得。

过了一个多小时,杜守义笑眯眯的出来了。

“成了,咱们回家吧。”

“京茹呢?”

“人家把她留下了,等着分配。我想着离南锣最好近一点。

哦,对了。嫂子,京茹一时半会儿分配不了宿舍,还得在咱家暂住。

不过丫头太小,就算分配了宿舍也不能让她住出去,要有人看着。我看和老太太说说,让京茹和她先挤一挤吧?”

秦淮茹一口应承下来了。

农村孩子能在京都吃上皇粮,那是天大的事了。但看着这两个人一来一去的,好像都没怎么当回事。一旁的三叔看得有些傻眼了...

下午,杜守义没去上班,他把自己关在了地窖。人家交了‘定金’,现在该他交货了。

杜守义现在能写三个版本的兰亭序。

一是‘市面通行’版。就是王羲之酒至微醺之后的版本。

二是‘酒醒版’。

据传王羲之酒醒后又写了几遍《兰亭序》,但已找不到当时的感觉了。

杜守义空间里就有一份《兰亭序》真迹。笔法、章法等等都堪称绝妙,未必比‘酒醉版’输多少颜色。也不知道是不是当时不太满意的那几张中的一份。不过他看着很满意就是了。

三就是以自己的杜氏笔意写一份《兰亭序》。

杜守义在那儿静坐了半响,还喝了半瓶香槟调节了一下状态。

最后他提起了笔:“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全篇一气呵成,没有原文涂改之处。

他临摹的是王羲之的‘酒醒版’。这是王羲之又一份真迹的祖摹本现世,而且是《兰亭集序》。

如果说明真相,这幅字的价值将无法估量,那位海外友人真是捡大漏了。

写完他觉得有些不太过瘾,休息片刻后,他又写了一份‘杜氏笔意’的《兰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