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霸听到福德正神所言后,脸上布满惊讶与恐惧。
毕竟他也说了,这是为僵的先兆,另外他想起在自己的小时候,从逝去的师傅嘴中提到过,僵尸与炼尸人早在数十年前就被消灭。
而如今,怎还会有人无缘无故感染到尸气,并且还会随时爆发成为新时代的第一个僵尸。
就算刁礼霸不问能否解决,福德正神都会将最坏的事情讲清楚。
“正常来说,像他这种全身感染且尸毒攻心, 就算神仙来了也无济于事。”
忽然,原本还一脸愁忧的福德正神立即微笑的瞪大双眼,举起右手说道,
“但我游走人间多年,大事小物也是见多识广,我记得凡间有几位高人,他们能力各不相同,他们对僵尸这东西很有研究,我有幸听过他们说起僵尸的由来~”
说起僵尸的身世来,其实也并不复杂,这种只见于清代记载中的妖怪,满打满算到如今也不过才几百年的历史,比起动辄能追溯到几千年前的精怪而言,它可以说是妖怪中的小字辈了。不过虽然僵尸出现时间并不算太长,可自从其出现以后,传播速度却快得惊人,到了清乾隆时期,就已经无论大江南北,甚至于西藏某些地方都出现了关于尸体可以化为怪物的传说,这在华夏妖怪的发展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的。
一种妖怪想要霸占全国,是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可是僵尸却做到了。而且花费的时间可能非常短,或许不过才几十年而已。那么问题就来了,僵尸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首先来看,僵尸是符合第一个条件的,即在新的需要扩张的地方有其原型存在。这点毋庸置疑,只要是由人构成的聚落,就必然存在着生老病死,这一个条件基本是可以满足的。而第二个条件呢?在华夏大部分地区是否广泛存在着一种与僵尸相类似、相关联的信仰和文化呢?应该说这一点也是可以满足的,不过这就有提到另一种妖怪了,也就是——旱魃。
将尸体指为旱魃,在最初只是一场看上去很荒诞的集体癔症,但这实际上就已经开启了“人可以化为妖怪”的魔盒。虽然当明代的“人化旱魃”传说刚刚出现时,它还是一种只能乖乖地躺在坟地里任由人宰割的妖怪,和普通尸体没什么两样,只是会致旱而已。但到了清代,在各种曾遇见亦或斩杀过僵尸的道士的笔记里出现的旱魃就已经开始变得活蹦乱跳,到处乱跑了。
清凉道人《听雨轩笔记》卷四记载云:乾隆时浙西大旱,有猎者兄弟二人至临安龙湫,见岩中一物跃出,形似人而独足,额生一目,口大如箕,以药矢射之而毙,于是大雨滂沱。
袁枚的《子不语》卷十八中提到:旱魃分为两种,猱(音挠)形披发一足行者,为兽魃,缢死尸僵出迷人者,为鬼魃,获而焚之,足以致雨。乃奏明起棺,果一女僵尸,貌如生,遍体生白毛,焚之,次日大雨。
又,《续子不语》卷三云:(旱魃)一种似兽,一种乃僵尸所变,皆能为旱,止风雨。惟山上旱魃名格,为害尤甚,似人而长头,顶有一目,能吃龙,雨师皆畏之。见云起,仰首吹嘘,云即散而日愈烈,人不能制。或云:天应旱,则山川之气融结而成。忽然不见,则雨。
继续阅读!
其中第二条记载尤其值得注意,因为它已经开始将旱魃和僵尸混为一谈在说了,而且文中所谓的“僵尸”更像是指妖怪的“原形”,旱魃才是这种妖怪真正的名字。也就是说,在最初,“僵尸”不过是指旱魃的基本属性,虽然她可以做到“外出迷人”,但人们主观上仍是认为她是可以导致大旱的旱魃,而非是一种独立于旱魃之外的妖怪,也就是僵尸。这一时期,可以看做是旱魃和僵尸相互纠缠的一段时期。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再举一些,如和袁枚基本处于同一时期的和邦额的《夜谭随录》里,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