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二十大门派(3 / 4)

合学说。全真派主张性命双修,以化炼内丹为主,从全真派的创立到现在,全真派也成为与正一道并立的全国两大道教派别之一。

金山派

金山派为全真派的一个支派,由龙门第四代孙玄清所创。因金山派发源于山东崂山,又称崂山派。孙玄清,字元玉,号金山,又号海岳山人。鲁省莱州府即墨县崂山人,自幼在崂山明霞洞出家,礼李显陀为师。

太一道

太一道由金代道士所创,“太一”之名取自“元气浑沦,太极剖判,至理纯一”之义,崇奉“太一神”。太一教以老氏之学修身,以巫祝之术御世。重视符咒秘箓,祈禳诃禁,为人去厄求福。以“笃人伦、翊世教”为教门法则。

真大道

真大道为金代道士刘德仁所创,以老子的“清静无为”、“少私寡欲”、“慈俭不争”等思想为教旨,教人忠孝诚谦,去恶复善,绝欲忍苦,利民爱物,不主张炼丹养气长寿成仙之道。被元宪宗赐名为“真大道”,始称“真大道教”。极盛时,真大道曾遍及黄河流域及江南一带,经十余传而后渐渐衰落。

净明道

净明道由天师许逊所创,奉许天师为祖师。许逊,字敬之,赣省南昌县人。最初任职旌阳的县令,后来辞官修道,并以南昌的西山为活动中心传道,以西山万寿宫为祖坛的净明宗坛。净明道融合了儒释道三教思想,以“忠孝廉谨,宽裕容忍”为基本教义,又称为净明忠孝道。后来从元朝开始逐渐融合到正一派之中。

武当派

武当派,创立荆楚省武当山,为内家之宗,起于宋而兴于明。武当派为宋人张三丰所创。 其功法特点是强筋骨、运气功。 强调内功修炼,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短胜长,以慢击快、以意运气,以气运身,偏于阴柔,主呼吸,用短手,武当功法不主进攻,然而亦不可轻易侵犯。

神霄派

神霄派由北宋道士王文卿所创。王文卿,字予道,号冲和子,建昌南丰人。他自幼对道法展现出极大兴趣,受高人点化,习得风雷之术。神霄派以传习五雷之法为主,他们认为行使雷法可役鬼神,致雷雨,除害免灾。

遇仙派

遇仙派由全真七子之一的马钰所创,遇仙派继承重阳性命双修理论,以清静无为而定全真修炼风貌,以心合性,以神气释性命而终以静净无为统道。

华山派

华山派由全真七子郝大通所创,郝大通博学多才,熟读各类道家典籍,在拜师王重阳学道时,还吸收了禅宗思想,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门派——华山派。将儒释道三教的理论融为一体,其最显着的思想是“涤荡邪心、透悟本心”。

龙门派

龙门派为丘处机所创,丘处机开创了全真道教的龙门派,在全真派性命双修的理论基础上,对全真派进行创新,龙门派修持以丹功为主,兼修外丹符箓,主张性命双修,先修性,后修命。龙门派认为修真养性是道士修炼唯一正道 ,除情去欲,明性见道,使心地清静,才能返璞归真,证道成仙。

继续阅读!

嵛山派

王处一所创的嵛山派继承了王重阳思想,主张抛弃世俗之事,内炼心性,称之为“齐修万行,聚神一气”。

清净派

孙不二继承了王重阳的内丹思想,并且重视女丹的修炼,强调丹道修炼须先学定心,创立全真道清净派。

南无派

南无派为全真七子之一的谭处端所创建一派,王重阳羽化后,谭处端就隐迹伊、洛之间,传播全真南无派。

混元派

混元派的创立者是南宋时期人,名为雷默庵,生于1221年,卒于1295年,混元派又叫 神霄雷法混元教派,混元派信奉上古时期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