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忆舒沉吟片刻,问道: “小郡主,你找我为城王治病,他知道吗?” “暂时不知道。”萧可儿摇头,“我打算先问问你的意思,若是你同意了,我再跟父王说,免得他空欢喜一场。” “那我答应了。”沈忆舒说道,“不过,若是我去治病,顾少夫人那边少不得要有意见。” “你放心,若是你肯替我父王医治,苏落葵那边我肯定先处理好。”萧可儿开口保证着。 既如此,沈忆舒答应下来。 两人没聊多久,便见长公主府的丫鬟过来通禀,说是赵婉的及笄礼快要开始了,请各位宾客入座。 沈忆舒和萧可儿闻言,便一前一后走出了水榭,在丫鬟的带领下,去了自己该坐的位置。 清宁长公主之女的及笄礼,来的宾客非常多。 为了方便,整个入席的园子被分成了男宾区和女眷区,沈忆舒与萧可儿身份都是郡主,便被带到了靠近主位最近的席面。 至于其他人,则按照身份高低,依次坐下。 宾客们落座后没多久,及笄礼就开始了—— 清宁长公主也算是大手笔,为赵婉及笄礼请的赞礼,是福王妃。 福王是先帝的弟弟,也是当今陛下、清宁长公主等人的亲叔叔,而福王妃自然就是亲婶婶。 福王妃是京城里出了名的热心人,不论谁家请她出面,上门去说媒,或者给即将出阁的女眷送嫁,她都乐意帮忙。 这次赵婉及笄礼,需要一个有分量的赞礼,福王妃便是当仁不让。 福王妃先上前,走到台上,跟大家打了招呼,又简单介绍了一下这次是谁的及笄礼,说了几句吉祥话之后,便道: “请及笄者的父亲与母亲,入座。” 这时,清宁长公主和驸马赵凛双双携手走来,在高台的主位上入座,而听福王妃又道: “笈礼开始,请笈者出东房。” 很快,赵婉就在一个嬷嬷和一个丫鬟的陪伴下,从远处款款走来。 她今日是精心打扮过的,身上的衣裙是绣衣坊定制的独一款,非常华丽漂亮,便是今日宾客盈门、女眷众多,也没有能越过她去的。 赵婉披散着头发,缓缓走到了高台上。 福王妃便又唱和: “请正宾盥手,为笈者理妆。” 清宁长公主为赵婉请来的正宾,是皇后娘娘的母亲,也就是如今的定国公夫人。 定国公夫人儿女双全,子孙繁茂,身体康健,是个大福气之人。 由她来当正宾,也体现了长公主对赵婉的一片拳拳爱女之心,表达了她对赵婉的美好期许和祝福。 皇后娘娘虽然发现清宁长公主对自己下毒,但那也是私底下的事,没有把这件事闹开,那么外界并不知道二人之间有嫌隙。 因此,清宁长公主去请定国公夫人当正宾的时候,定国公夫人没有犹豫,就同意了。 却见定国公夫人拿起旁边托盘里的梳子,给赵婉梳头挽发,然后将一支非常漂亮的簪子,插入了发间。 笈,也是簪的一种。 及笄就是女子梳头加簪,跟男子及冠时要戴发冠是同一个道理。 “请正宾赐字。”福王妃见簪子戴好,便进入下一个流程。 定国公夫人从旁边的托盘里,拿出一张红纸打开: “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尔告字……” 一套繁复的唱词过后,定下赵婉的小字为“令宜”,今日起她是赵婉,也可称之为赵令宜。 “笈者三拜——”福王妃唱和。 拜父母,感念养育之恩;拜师长,勤勉求学发奋进取;拜祖先,传承文明。 紧接着,就是清宁长公主作为母亲,说一些告诫提醒的话,教导赵婉日后要“事亲以孝,待下以慈”等等。 复杂的流程结束后,及笄礼也算是完成了。
第229章 老一套的招数(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