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海船全面颠覆大明的传统船舶,采用现代远洋船舶通用的V型底结构。V型底结构的船舶重心靠近水面或水下,船舶的稳定性、耐波性非常好,可以将波浪劈开,适合高海况航行。现代的平底船一般用于建造巨大的远洋货轮、舰船。
新式船舶由船底结构、船侧结构、甲板结构、船舱结构、首尾结构、上层建筑等组成。船底结构采用双底结构,双底结构抗沉性比较好。
底部空间可装载油、水,装载压载水可调整船舶浮态,降低船舶重心,提高船舶稳性,增加船舶的纵向强度。
船舱结构由船底、船侧、上甲板围成的空心体,是保障船舶具有所需浮力,航海性能和船体强度的关键部分。一般用于布置动力装置,装载货物、储存燃油和淡水,以及布置其它各种舱室,通常设置若干强固的水密舱。
首尾结构首部采用球鼻型结构,首部经常受到波浪的冲击,水面漂流物和离靠岸时的碰撞,因而它的结构需要特别加强。
尾部结构主要支持尾舵和螺旋桨。螺旋桨用各种齿轮连接后,以人力或畜力带动螺旋桨,为轮船提供前进的动力。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1836年,英国的阿基米德号使用长螺杆状的螺旋推进器,进行航行试验,意外碰断螺杆,船却意外地加快了速度。受此启发,造船工程师们开始把长螺杆变成短螺杆,把短螺杆变成叶片状,螺旋桨就此诞生。
军工研究部由焦勖担任部长。首先研制长刀、长枪、弩弓、盾牌、钢盔和防弹背心等冷兵器军事装备,其次研制火枪、火炮等热兵器。
《大明律》中明确记载,“弓、箭、刀、枪、弩、渔叉等皆民间之所宜有,不在禁限范围内”。铠甲被严格限制。
长刀参考日本武士刀设计,日本武士刀的原型是中国的唐刀,带有一定弧度,这种刀适用劈砍,攻守兼备,重量轻,使用得手、灵活。
长枪,枪杆两米,枪头安装30厘米长的三棱刺。枪杆首选硬韧木料,次选韧性适中的木料。枪为百兵之主,明清时期享誉武林的四大名枪为杨家枪、少林枪、峨嵋枪、吴家枪。着名的枪术家有俞大猷、戚继光、唐荆川、洪转、程冲斗、石敬岩、吴殳等。
弩弓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机等部分组成,加装瞄准的准星和标尺,最大射程可达300米,有效射程200米左右。明代的弓箭最大射程200米左右,有效射程150米左右。
虽然弩的装填时间比弓长很多,但是它比弓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命中率更高,对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较低,不需要太多的训练就可以操作。
即使是新兵也能够很快地成为用弩高手,而且命中率奇高,足以杀死一个花了一辈子时间来接受战斗训练的装甲骑士,是一种大威力的远距离又能有效克制骑兵的杀伤武器。
盾牌采用3毫米厚轻质钢板弧形设计,高90厘米,宽50厘米,上下部位设计可连接的插口,两块重叠后高1.8米,内置上下把手,用于防御弓箭、火枪的攻击。总总量10公斤,轻便灵活。
钢盔参考二战时美军的钢盔设计,外层盔体的尺寸统一,形如碗状,内部有一层棉料衬垫。衬垫可以调节,以适合不同头型。盔体漆成深绿色,外覆盖耐磨布料。左右两边设有松紧带,上面缝着护颚。
防弹背心采用圆领无袖体恤式设计,外观看上去犹如普通的棉袄背心。防弹背心里面放入轻质合金钢板,主要保护胸腹和后背,可抵御近距离的弓箭和刺砍。
轻质钢板按照人体工程学打造,穿着轻便、舒适,一点不影响行军、作战,不影响战术动作发挥。寒冷季节,还可以起到防寒作用。
防弹背心重量约4公斤,10件防弹背心造价约1两银子,宜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