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超左右顾盼,这才发现这座讲坛建在巨大的树荫之下。
他抬头望去,只见这是一棵需要数十人合抱古老杏树,老树的树干好似历经了无尽的沧桑,宆结弯曲,但枝叶繁茂。
整株老杏树外似乎笼罩着一层神异无比的微光。
周围更是长着一片低矮的杏林....
阳光透过枝叶,洒下零星的光芒,坐在这树荫下,梁超只觉得神清气爽,思维聪明,悟性大增。
“超哥,不要直视树圣。”张少宽扯了扯梁超的衣角。
“树圣?”
“这株古杏树,是我们书院建院之时,当时的古圣先贤栽种的第一株树,它在书院活了上亿年,被无数先贤的神念和才思灌注,诞生灵识,沾染了无尽的道韵,早已成圣。它通今博古、学究天人。”
“咱们这座讲坛,叫做杏坛,在这里做学问,无论思维、悟性、道心都会提升一个层级,便是承蒙树圣的余荫。”
“这么大的来头?”梁超一惊,忙收回心思。
这可是一株活了上亿年的树,在这方宇宙中,绝对是仅存的。
“这树圣若是听到精彩的地方,也会给奖励的...上次有个学子领悟到了新理,树圣直接给他升了一级...”张少宽眼中又有些火热道。
“原来讲坛设在这里,是为了薅树圣的羊毛。”梁超心中莞尔。
既然不好离开,他就将心思专注于听课上。
“你们呀,总觉得人理低,跟其他教习讲的宇宙结构、时空、混沌等等学问比起来,好像咱们实在学无用的东西...”
“实则不然,你们须知,即便你修为通天达到至圣,也属于‘人’,既然在这个范畴之内,那么必然要懂人理,也即是学会做人的学问...不学人理便是不通人性,你就是不打算当人了。”
众学子顿时哄笑。
王喜之却是叹了一口气。
“可惜啊,可惜啊。”
“教习为何叹息?”一名女学子问道。
“人的能力越大,越容易突破人伦;人的见识越广,心思越是活络...在宇宙大时代,人人都想成为至高无上的至圣,一眼便可穿透苍穹,举手投足星海震荡...在这种强大实力的吸引下,谁还有心思专心做人?人理自然破灭。”
“为求真正的人理,我几乎走遍人域,宇宙中处处武道昌盛,遍地杀伐,...也就唯有一些未被发现的农耕文明,一场小灾就能招致毁灭,人们对天地自然心存敬畏,其中的贤人克己自省,一生专注于研究如何做人,这才能让人理彰显...”
下方的学子纷纷点头。
大宇宙时代的人类,都想着成为仙王大帝,杀伐不断,谁有空研究怎么做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发的简单和浅薄了。
王喜之又道:
“最可惜的便是祖星,据说在开天元年之前,祖星拥有着一个无比繁荣的古文明,道德高尚,人理彰显。牧羊叟将祖星带入宇宙大时代之后,祖星人就彻底将之抛弃了。”
“我去了祖星十几趟,想要找寻有关‘儒’这门高深人理的蛛丝马迹...可惜没有一丝收获。”
祖星?儒?
梁超一怔。
原来这个祖星在开天历之前,也有过一段百家争鸣的上古时代。
祖星对无尽星域的征伐,无尽的战争和文明培养,个体实力的逆天提升...纷乱的五千年过去了,谁还会传承那些古文化?
祖星人控制了无尽的人域,却丢失了古文明,这也算是有得有失吧。
不过这种代价,怕是没人会觉得可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