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五阴,说是你前世的五阴带到了今世。说,你今生的生命是哪里来?我们不要讲太远,不要说从如来藏妙真如性而来,这个太远了。其实你今生是你前生创造出来的。你前生有很多很多的想法,所以前生的你创造今生的你。你来生是怎么来?是你今生创造的。我们的果报体是这样来的。为什么我们很多人很难相信因果?因为它隔代受报。
我讲实在话,你今生的受用跟今生的造作关系不大。除非你年纪大概到五、六十岁,你今生所造的业会出现一点点。但是真实的果报,你今生造的业大概都来生才会出现。你看果报叫异熟嘛,你造的业不是马上转成果报。唯识学说要成熟,要有一段成熟的时间。你说我现在播种,马上要吃水果。不可能。你现在吃的水果是什么?是你去年播种的。你现在播种的水果,是明年吃得到的嘛。如果说我今生那么护持三宝、那么用功,身体还那么多业障。这不能怪你今生,怪你前生。要怪,怪前生的你。前生的你创造今生的你,你今生的果报是跟前生的你有关,来生的你跟今生的你有关系。
所以,频伽瓶是这样,从那个地方带到这里,带到这里、带到哪里。“彼方”,指的是前世的五阴,“此方”指的是今世的五阴。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这个瓶子有前世、来世的差别,但是瓶子里面的虚空是没有差别的,那里面的道——那个如来藏妙真如性是没有差别的。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说穿了,我们阿赖耶识不断地变现果报,前生变现一个庄严的果报,今生变了一个男人的果报,来生变成一个什么果报……,这个都是随顺业力,所谓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只是一个假名、假相、假用而已。其实它的本质,里面的虚空才是重要的,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是即空、即假、即中。
整个五阴我们解释一下。这个“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的意思,我们用古人的一句话作一个总结,说是“梦里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当我们迷惑颠倒的时候、我们在做梦的时候,我们真的感觉到是有一个五阴的身心存在。我们有一个色身,有一种感受,有一个想法,有一个造作的功能,有一个了别的心识,真的是有。当我们的心在“梦境”,表示我们随顺于攀缘心,这时候我们真的感觉到五阴在障碍我们。
但是,“醒后空空无大千”。当你回光返照整个五阴“你从什么地方来”的时候,我们发觉到五阴的本来面目,其实它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本来就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所以,当我们回光返照的时候,五阴再也干扰不了我们,我们反而可以利用五阴身心来忏悔业障,来积功累德,来求生净土,它变成一种修行的妙用。所以,五阴到底对你是障碍,到底是一个修行的妙用,关键不在五阴,关键在你自己,是你决定的。你要向外攀缘,五阴就变成障碍;你要回光返照,五阴变成一种清净的妙用。
所以从这个“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我们知道一个人生的真理,就是生命当中“但除迷情,不除其法”。就是说,你不要去改变外境,你不要去改变那个已经出现的因缘法;改变它都没有用。你改变你的观念比较重要。问题不是它障碍你,是你自己产生执着,你自己障碍自己。所以我们讲,“但除迷情,不除其法” 。问题是我们自己是不是能够觉悟那个道,而不是说“我因缘法怎么样,我业障深重……”。讲这个都没有用,对你都没有帮助。
我希望我们今天从这一段学习,要养成一个思惟的模式,就是说,你要训练一种思考模式。其实《楞严经》就是告诉你,遇到事情怎么思考。比方说,我们讲病痛。修行人很多人都有病痛,我们过去都造过杀业,很正常。这个杀业由业力循业发现,这里那里就有各种病痛。病痛本身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