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法不真实。如果音声是真实的,每一个人听要完全一样,因为它是真实的法。但事实上不是这样子,福报大的人听到的音声都是悦耳的,苦恼的众生听到的音声都是刺耳的。这个就是说明什么呢?“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因为我们的心性是受业力的熏习而各自循业发现,所以,我们能够从假相当中把心带回家,就是从“妙音”当中而悟入了“密圆”。这个是说明他成就圆通的情况。当然这个地方成就圆通,就不是阿罗汉了,至少是圆教的初住、别教初地。
“我于音声得阿罗汉。”这个地方讲迹门,我最初是从佛陀的音声的教法当中而悟入了四谛法,证得我空真如,断除见思惑,证得阿罗汉果。这个地方讲迹门。“妙音密圆”是讲本门。
我们看总结,“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佛陀问我修证圆通的法门,正如我自己所修所证的过程,我个人是认为,以音声为所观境是最为无上、最为殊胜。憍陈如比丘把自己从凡夫到最初成道的修学过程表达出来。
这里有一个地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在整个二十五圆通当中,本来这个六尘应该首先是色,我们讲色、声、香、味、触、法,应该色尘排第一,怎么声尘排第一呢?这个地方有点意思。蕅益大师说,为什么把声音排在第一个呢?蕅祖说,因为“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此方”是就着娑婆世界的根机来说,音声对我们的影响是特别的重大,所以释迦牟尼佛出世是以音声来作佛事,所有的圣道放在音声当中。“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音声里面有很深的道理在里面。
所以,二十五圆通最初是以音声,所谓的所观境、所闻的声尘,排第一,而以耳根为最后,一个能闻的根排在最后。以音声当作最初,以耳根为最后,这表示一前一后的互相呼应而相契于娑婆世界的根机,有这一层意思,也有暗示其实圆通本根就在声音。
你看我们的净土宗,完全靠声音。说我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那么谁代表阿弥陀佛?当然,很多方式。“阿弥陀佛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他要变现什么相貌都可以。你说我们今天画一个阿弥陀佛的相状,也可以;你用玻璃纤维做一个佛像代表阿弥陀佛也可以。但是,最简单的就是音声。你能够念“南无阿弥陀佛”,欸,佛陀就出现了,最简单、最明了、最直接、最了当;然后你把这个声音再听回去,你就跟他相应了,本尊相应了。临命终的时候,这个方法的操作最简单、最直接,因为娑婆世界整个佛法的功德都是靠音声来传递。
【图四】
你看我们中国,为什么发展出这么殊胜广大的梵呗?有多少人是唱《炉香赞》而启发善根。它那个音声就在传递一种圣道的力量。这个当然娑婆世界很适合,因为我们习惯性在六根门头当中,我们喜欢从耳根来吸收圣道。所以这个地方佛陀也就顺众生的根机,把音声排在第一个,把耳根排在最后,是这个意思。
壬二、沙陀观色
沙陀,就是优波尼沙陀尊者,是观察色尘。
我们看第一段,“依色悟道”。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
这个地方先讲他迹门的修学过程。优波尼沙陀翻成中文叫色性空,因为他最初成道是观色尘的本性是空的,而证得无我的真理。
他从座位起身的时候,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说:“我亦观佛最初成道。”为什么说他也是观佛最初成道呢?佛陀最初成道的时候是到了鹿野苑去度五比丘,接下来所度化的就是优波尼沙陀,这是第二个因缘。相对其他比丘来说他是非常的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