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心中的欲望,用持咒来增长自己的正气。以持咒跟持戒两种的法门而不修息,术法圆成,“术”持咒,“法”持戒;他成功以后,叫道行仙。
他不但以持戒持咒,让自己的身体一生都没有病痛,而且他能够为人家加持,他就以道法,他戒行的清净跟他持咒的力量,他随时为人家治病,为人家驱魔,就是道行仙,他有那个「道」。当然这道是有漏之道,是生灭之道,但是至少他能为为人家治病、驱魔。他就是靠什么功德呢?靠自己的持戒,靠咒语的力量。
八、照行仙
坚固思念而不休息,思忆圆成,名照行仙。
这个人的修行在修思念,他是怎么的思念法呢?他不是正念真如法,他是打坐的时候不断的去忆念自己丹田,意守丹田,心住在丹田的下面,一方面沉思养神,他把内心安住丹田,让自己的心不要那么躁动、养神;一方面能够练气,因为丹田是气海,一方面养神,一方面练气,思忆圆成名照行仙。他不断的意守丹田,成功以后名照行仙。
照行仙他那个神识,他就能够在身体当中出入自在,他随时可以从顶门里面神识而出去,他也可以随时回来,他回来以后他的气息上下能够交通,色身跟神识互相照应,他心想到哪里,他气息就跑到哪里,他心要出去,他神识随时可以出去,他要回来随时回来,他就是从丹田当中,产生这么一个能量,叫照行仙。
九、精行仙
坚固交遘而不休息,感应圆成,名精行仙。
“交遘”就是阴阳调合,干属阳,阳属火,阴属水,我们讲肾水心火。他打坐的时候他把这个水往上提,把火往下降。我们一般的情况,我们身体的地水火风,因为火是比较轻,所以火习惯是往上,水是在下面。那火在上面,水在下面那就糟糕了,你可以想象一下,火在上面烧,上面都没有水,这锅子都没有放水,一下子就把这锅子烧破了。
所以我们打坐的人,他是要把水往上提,要把火往下降,叫念丹,就是上面有水,下面有火。他就是不断的利用静坐的方式把水往上提,提水降火,让水火能够交遘以成仙胎。我们拜佛的时候,忏公师父教我们你的脚掌微微的用力,上半身放松,他的目的就是把水提上来,把气往下降,其实你走路的时候也要这样,走路时要脚掌微微用力,上半身放松,要下实上虚。他不管行住坐卧,经常就是提水降火,以此来做一个阴阳的和合,最后成功以后感应圆成,名精行仙。他能够以水火阴阳的交遘而成就仙胎,长命百岁,生命能够延年益寿,长命百岁叫精行仙。
十、绝行仙
坚固变化而不休息,觉悟圆成,名绝行仙。
到这个地方要按古德的意思,第六种以上的人多少都有禅定,起码都有欲界定。这个变化就是他在禅定当中去观照,他在禅定当中思惟宇宙间万法迁流变化的道理。说:宇宙间为什么会变化呢?为什么春天时百花盛开呢?春天一走百花就凋谢?他思惟这个宇宙无常变化的道理,思惟久了以后他就觉悟圆成,内心跟宇宙万法互相的融通。融通以后他有什么样的功德力?成就绝行仙。
他能够以他的心念来主导整个宇宙的变化,移山倒海,变化四季,他想把这个山从这地方移到那个地方去,他念头一动山就开始移动,他能够移山倒海;甚至于他想把春天改成夏天,他也可以把夏天改成冬天,他能够很自在的变化四季,他能产生这样的幻术。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地方本经讲得很简略,但是你看看《成唯识论》,或者本经后面的「五十阴魔」它有提到,就是这种变化,他的「觉悟」他思惟是认为宇宙间是两分的,一分是常,一分是无常,一分是变化,一分是不变化的,他能够体悟到这个道理。所以他就慢慢慢慢从变化当中回归到不变化,以不变应